为进一步推进银屑病慢病管理,规范银屑病诊疗,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主办的《2020年银屑病指南巡讲、蒲公英行动及GPA线上培训会议》第十五期于2020年11月27日在优麦医生线上平台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医学院银屑病研究所所长史玉玲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组长张春雷教授共同主持。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毕新岭教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内科主任、同济大学银屑病研究所副所长丁杨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李霞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正伟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副教授李福伦教授,全国皮肤科同道以及企业代表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
会议由史玉玲教授和张春雷教授共同主持,会议首先由毕新岭教授从银屑病概念、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分型、严重程度分级及治疗等方面对中国2018银屑病诊疗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毕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治疗策略的多样性、个体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同时讲述了疾病治疗后复发、疗效下降的顽固性。最后毕教授还强调了基础转化研究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
丁杨峰教授对《中国银屑病生物治疗专家共识(2019)》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主要包涵了共识的形成和声明、制定本共识的依据、本共识涵盖的生物制剂范围、各种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生物治疗的应用原则和推荐意见、生物治疗用药前的筛查与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生物制剂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生物治疗的疗效衰减现象与对策及特殊人群生物制剂的应用。揭示了生物制剂作为新手段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快速、安全的控制银屑病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需要重视生物制剂所带来的感染方面的风险,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筛查。
李霞教授以《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的探索之旅》为题,带来了今年EADV大会中最新的前沿进展,内容主要涵盖了银屑病整体发病机制、不同类型银屑病的特异性发病机制及与银屑病复发和长期疗效相关的机制。讲解了银屑病发病的各个主要途径以及参与发病的主要细胞因子,同时介绍了基于银屑病发生机制的生物治疗策略,未来的治疗可能更倾向于针对不同类型银屑病进行个体化治疗。使参会的医生们对银屑病有了更深的分子层面的理解。
会议下半场首先由朱正伟博士对2020中国银屑病监测项目(CGPA)项目进行介绍,GPA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旨在持续改善对银屑病认知,并揭示其如何影响个人及整个社会,第一阶段集中关注在银屑病的患病率和流行情况,未来计划增加包括银屑病的诊治、合并症的共治和患者生活质量、经济负担改善等内容。CGPA的目标是了解银屑病患者在中国的分布情况、疾病状况及患者承担的疾病负担、经济负担及生存质量;建立银屑病研究队列,长期随访患者,改善银屑病的卫生保健现状,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从而为中国对该疾病的研究、政策和卫生保健提供信息。现阶段依托GPA中国监测点及银屑病专病门诊,在全国招募银屑病患者参与银屑病问卷调查,完成GPA银屑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接着朱正伟博士详细介绍了CGPA电子系统培训。
李福伦教授以《揭秘银屑病治疗的“神兵利器”——生物制剂》为题,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制剂逐渐成为治疗银屑病的神兵利器以及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从靶点、适用人群、安全性等方面对不同生物制剂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及对比。细胞因子使银屑病炎症反应的关键,主要包括TNF-α、IL-12、IL-23、IL-17,其中IL-23在最关键反应通路中起“调节作用”,是重要的核心细胞因子。生物制剂相较传统系统治疗药物疗效更好,给患者带来了更高的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各位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根据实际临床工作经验,围绕银屑病复发征兆及如何早期识别复发、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生物制剂治疗以及对于乙肝小三阳或潜伏期结核患者如何使用生物制剂三个方面进行了答疑及讨论。
最后由史玉玲教授和张春雷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相信通过此次会议能使银屑病的治疗更加规范化,使更多银屑病患者能够得到个体化、最佳化的治疗。在银屑病专业委员会、银屑病专病门诊、银屑病研究中心以及中国GPA委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全球银屑病流行病学资源提供中国数据,让结果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撰稿:孙耒,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