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医疗先行”第二届博鳌创新医学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发布时间:2023-01-01浏览次数:10

2022年12月29日至31日,由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日友好医院、海南博鳌超级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承办的“健康中国,医疗先行”第二届博鳌创新医学论坛在海南海口隆重举行。基源医学在线平台同步线上直播。会议邀请多个医学专科领域重量级院士和专家,围绕“创新医学与大健康”、“创新医学新进展”、“靶向药物在皮肤病领域中的应用”等主题,分享创新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一)开幕式

开幕式于12月30日举行。莅临现场的有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周长强主任、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贾宁局长、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河北大学康乐院士、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学军教授、杨森教授、高敏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崔勇教授、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丁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刘军麟教授等70多位领导、专家和参会代表,通过现场直播方式,受到线上线下广泛关注。

图片1.png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崔勇教授主持,大会执行主席张学军教授做开幕致辞,代表组委会对参加本次会议的所有领导、专家、参会代表及企业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指出近年来创新医学在医疗领域大放异彩,在不同专科疾病治疗中发挥出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基于首届博鳌创新医学论坛的成功召开,为进一步加速我国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推进创新医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而举办。

图片2.png

受疫情影响,大会主席李兰娟院士录制视频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鼓励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介绍了先行区“先行先试”优惠政策和“1+X”创新运营模式,对张学军教授领衔的皮肤医学中心团队加速推进皮肤病创新医学给与充分的肯定,期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能够广泛交流,团结协作,共同助力创新医学的蓬勃发展。

图片3.png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廖万清院士致辞,充分肯定了靶向药物等创新医疗在多种复杂疾病治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相较传统药物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希望全国同仁依托本次学术交流平台,掌握到更全面的关于创新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推动创新医学事业的全面发展。

图片4.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瑞瑾书记视频致辞,肯定了皮肤科团队近年来在医教研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疾病创新医学推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并期望以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为导向,不断提升我国的医学科技创新能力。

图片5.png

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朱宁局长致辞,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指出在药监局的见证下,目前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引进了特许进口药械280多种,期望能够有更多的创新药物能够在海南乐城先行区落地和研发,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的健康需求。

图片6.png

大会主席贾宁局长代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乐城先行区作为我国唯一的“医疗特区”,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截至目前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家药械企业深度合作,引进临床急需进口药械超280种。成为海南自贸港吸引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产生思想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创新能量,为乐城先行区的医疗事业带来更蓬勃的发展,为广大患者朋友带来更多福音。

图片7.png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周长强主任致辞,指出“健康中国建设”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发病机制的被逐渐揭开,针对发病机制和关键靶点的药物也相继被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希望本次会议的召开能够推动创新医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内研究成果加速转化为创新医药。

图片8.png


图片9.png


(二)创新医学与大健康(院士论坛)

作为本次论坛亮点之一的“创新医学与大健康(院士论坛)”于12月30日分别由张学军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陆前进教授主持。

图片10.png

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展示了“母源因子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的报告,详细科普生殖领域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了课题组鉴定到的几个影响早期胚胎发育的母源因子,并展示了“转录因子初始量与核动态变化”等团队最新研究进展。河北大学康乐院士做“百年诺贝尔奖的启示”,从诺贝尔奖的由来谈起,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启示科研工作中需要具备严谨的逻辑、丰富的想象、精诚的合作、明确的目标等素质;需要对未知充满热情,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崇高的品德,鼓励大家要学习其中的精神品格,刻苦钻研,争取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带来题为“看见生命力——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报告。指出成像技术是推动生物医学发展的核心动力,讲解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的建设历程、总体技术方案,具备超强的综合能力、创新的成像手段和新型的研究范式,详细介绍了多项新研究成果和新研发设施装备。并面向全国科技者征集立项建议,充分发挥成像设施对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研究的支撑作用,探索有组织科研的研究新范式。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报告了“后疫情时代生物技术药物进展”,从原创性新靶点、免疫检测点抗体、双功能/双靶点抗体等方面讲解了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介绍阻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复制、抗炎症风暴等机制的COVI-19药物,并详细讲解团队首次发现新冠病毒感染人宿主细胞受体分子-CD147,CD147-S蛋白是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新路径,空军军医大学和江苏太平美诺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研发成功自主知识产权抗体新药“注射用美珀珠单抗”军队药品注册上市,适用于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润生院士带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核酸药物”的学术报告,展示了精准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提出实现精准的三个关键,包括分子组学(搜集与整合),表型组学(表征与定量),微观与宏观的偶联(黑箱系统),举例说明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人工智能研究生命科学大数据的模式进行介绍,同时展望了利用生命科学大数据研发核酸药物的科研、产业发展前景。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三)创新医学新进展(特邀专家论坛)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张福仁教授的主持下,张学军教授为我们展示了“皮肤病靶向药物治疗进展”的学术报告,讲解了皮肤病传统药物的治疗现状,指出精准用药的临床获益,在医生方面可简化复杂用药顺序,更好管理疾病,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减少花费,而对于患者,将治疗目标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缓解治疗不足的问题,提高疾病相关生活质量。结合常见皮肤病的生物学通路和关键靶点,以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荨麻疹等为例,详细介绍皮肤病的新型靶向药物治疗,进一步总结了多种皮肤病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指出靶向药物具有稳定性好、可以口服和外用,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高等优点,下一步深入探索皮肤病发病机制,进行药理、毒理学研究,推进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发现新靶点将会是未来研究热点。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四)靶向药物在皮肤病领域中的应用(皮肤病高峰论坛)

作为本次研究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靶向药物在皮肤病领域中的应用”皮肤病高峰论坛邀请到皮肤病领域专家就多种常见、罕见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33场精彩绝伦的报告。

2022年12月29日,高峰论坛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施辛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再兴教授、王培光教授、高敏教授、肖风丽教授、范星教授主持。

图片18.pn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陈翔教授带来“代谢与皮肤疾病”的报告,展示了黑素瘤、银屑病等皮肤病代谢方面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金哲虎教授展示了瘢痕疙瘩的诊治现状与进展,详细讲解了瘢痕的形成、转归、瘢痕疙瘩的相关因素,系统讲解了药物治疗、基因治疗、手术/物理治疗、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干细胞疗法、PRP辅助治疗等方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耿松梅教授通过病例展示的方式讲解了重症皮肤病的新型药物治疗思路,并指出未来表观遗传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可使皮肤病发病机制探究更精准,产生新的治疗策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晓静教授带来“丝绸之路病-白塞病”的报告,详细讲解了白塞病的临床诡异表现、疾病诊断及个体化、与时俱进的治疗随访策略。

图片19.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潘萌教授带来了“从发病机制入手谈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治疗策略”的讲课。指出2型炎症是BP发病的重要机制,lL-4、IL-13是2型炎症的重要调控环节,阻断L-4/13可用于治疗难治型的BP,可较快控制瘙痒改善临床症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由药物相关银屑病病例展示开始,讲解了药物性银屑病的常见药物及可能机制、药物相关银屑病的临床现状和未来研究方向。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梁燕华教授讲解了银屑病认识和银屑病治疗目标的变迁,提出银屑病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如何达到银屑病终极治疗目标的问题,展示了银屑病疾病活动度评分的意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爱军教授则从真实世界研究角度展示了生物制剂治疗甲银屑病的疗效观察,评估了甲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以规范甲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规范和随访。

图片20.png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鲁严教授带来“银屑病的异质性”的报告。分别介绍了家族史及基因背景异质性、临床表现异质性、银屑病的共病、银屑病个体既往生物制剂对后续生物制剂疗效的影响、药物诱发银屑病等内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骆肖群教授讲授“靶向抗肿瘤药物药疹及其处理”,介绍了常见靶向抗肿瘤药物分类,指出靶向抗肿瘤药物相关药疹发病率高、对肿瘤患者的身心影响大,并对不同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分类处理进行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姚智荣教授则针对另一种常见皮肤疾病特应性皮炎(AD)的靶向治疗进行讲解。指出在临床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外用药不能控制的中重度AD,在进入系统治疗前应仔细评估基础治疗及外用治疗中是否存在不足,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为重症难治型AD提供了新的选择。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刘晓明教授从共病的角度介绍了对银屑病的再认识。指出银屑病共病已成为银屑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需要注意“风湿-心脏--内分泌-精神心理-营养”的多学科诊疗管理,多学科会诊(MDT)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图片21.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孙青教授对结节性痒疹的治疗进展进行讲解,指出神经和免疫介导的协同机制是结节性痒疹的潜在病理生理学特征,2型细胞因子在结节性痒疹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该病的治疗主要涉及神经和免疫两方面靶向药物。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子良教授从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方面全方位讲解了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这种皮肤疾病,并介绍了人源性IL-5单抗、利妥昔单抗、奥马珠单抗在疾病中的应用。苏州市立医院孙澜教授从2例棘手病例开始,介绍嗜酸性粒细胞累积特定器官的疾病,并分享了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疾病的部分成功案倒。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杨青教授介绍了关节病性银屑病的治疗进展,指出靶向药物治疗的地位逐渐上升,患者共同参与决策以及共病的管理日渐受重视。该病的治疗需要兼顾共病和合并症、患者治疗偏好和经济能力、医保政策,使患者全面获益,并最大程度预防疾病进展.

图片22.png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纪超教授介绍了脓疱型银屑病的诊疗进展,认为现阶段对脓疱型银屑病疾病认知大大增加,规范化治疗日趋成熟创新药物不断涌现,针对不同靶点生物制剂的临床数据不断完善,而在未来,需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殊人群的规范化治疗,个体化、规范化、安全化用药,构建中国患病人群慢病管理数据库。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全忠教授介绍了全球严重的细菌耐药形势,而噬菌体可能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详细介绍衣原体噬菌体CPG1肽对沙眼衣原体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减轻上行感染引发炎症,推测其作用于PmpI的信号,通过TCS或/和T3SS传导,最终激活CADD和蛋白水解酶,导致对沙眼衣原体的反向自身破坏,发生类似真核细胞的“凋亡”。上海长征医院潘炜华教授讲解了“白塞病的靶向治疗”,着重讲解了TNF-α抑制剂、IFNα-2a、抗IL-6、IL-17、IL-1抗体,抗CD20、CD56抗体等生物制剂及JAK抑制剂和PDE4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对白塞病的治疗作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玉叶教授则带来了“ HIV感染者的银屑病的治疗”报告。讲解了艾滋病合并银屑病的流行病学、CD4+T细胞计数与银屑病,艾滋病与银屑病的治疗,并着重介绍了艾滋病合并银屑病的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的推荐意见。

图片23.png

12月30日精彩继续,高峰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郑捷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学军教授主持。

图片24.png

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丁艳教授带来“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的报告。指出目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已批准的适应症不足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临床实践经验和医学文献表明,该药超说明书用药已经广泛用于白癜风、脂溢性皮炎、口腔扁平苔鲜、硬化性苔鲜等各种皮肤疾病的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玉平教授通过大量斑秃治疗病例,展示了JAK抑制剂治疗斑秃的真实世界研究。指出斑秃患者可用JAK抑制剂,半数以上中重度斑秃治疗后毛发几乎完全长出,疗效明显,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添加JAK抑制剂综合治疗,起效后维持部分患者停药后可能复发,JAK抑制剂的治疗持续时间、维持剂量应有策略减停,不同的JAK抑制剂转换可能会有疗效。

图片25.p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薇教授系统剖析了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并详细讲解了天疱疮的免疫机制和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大疱性皮肤病筛查、入组、随访、复诊、转诊/复诊的患者管理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宏林教授提出银屑病治疗停药后为何复发,如何治疗反复复发的临床科学问题,并展示了硬膜外神经阻滞抑制“感觉神经-树突状细胞”互作治疗银屑病,发现具有治疗潜能的微肽PEP31和治疗新靶点HES1,东莨菪碱神经阻滞治疗银屑病机制研究等进展。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春英教授系统讲解了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黑素细胞新死亡方式在白癜风中的作用,黑素细胞免疫损伤的细胞互作机制及微环境调控环境、情绪、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白癜风免疫系统的影响,黑素细胞再生机制以及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等研究等后期科研问题。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刘晓明教授分享了“真“咨”灼见—依奇珠单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指出真实世界证据是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良好补充,通过系列真实世界数据说明依奇珠单抗12周SPGA0/1和或PASI90、PASI90/100应答率显著。依奇珠单抗可以快速改善不同体重患者皮损和生活质量,疗效和有效性已为各类型研究设计所证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敏教授讲解了“珠联壁合,全程护航-小分子靶向物在特应性皮炎达标治疗中的应用”,指出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需要建立长期管理策略,包括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缓解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的治疗目标是快速控制疾病,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阿布昔替尼可快速缓解瘙痒和改善皮损,助力快速达标,维持缓解治疗的目标是维持疾病稳定和预防复发,强调TCS/TCI等局部药物主动治疗。中日友好医院崔勇教授带来“尽早起始,“可”占先机——尽早使用司库奇尤单抗可改善银屑病患者预后”的报告,指出尽早启用生物制剂是银屑病治疗新模式,生物制剂早期干预可带来多重获益。早期干预可快速清除皮损,提高应答率,其及早使用于初治患者,PASI应答率高,停药后长期缓解的早期数据提示司库奇尤单抗对疾病病程修饰潜力,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关节损害,降低银屑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风险。

图片26.png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12月31日,高峰论坛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森教授和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刘军麟教授主持。

图片29.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马琳教授以病例分享的方式介绍了度普利尤治疗典型AD、痒疹型AD、AD伴泛发性寻常疣、免疫缺陷患儿的AD样皮损以及AD合并白癜风的实践。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李明教授分享了2例白内障-秃发-口腔黏膜病-银屑病样综合征(CAOP综合症)的病例,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及功能学研究揭示了MBTPS1基因缺陷是导致CAOP综合症的致病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陈敏教授分享了“原发性皮肤淋巴瘤靶向药物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叶酸代谢抑制剂普拉曲沙、HDAC抑制剂罗米地辛和伏立诺他、抗CD30单抗维布妥昔单抗、抗CD52单克隆抗体阿仑单抗和CCR4拮抗剂莫加穆利珠单抗的治疗机制、适应症、禁忌症、特殊人群用药及不良反应。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杨斌教授介绍了Netherton综合征是TSLP/IL-36等促炎症因子引起的Th2/Th17混合皮肤炎症,单用IL-4R或1L-17A单抗只能部分控制或暂时有效,存在治疗后TH免疫漂移,提出采用抗Th2/Th17的联合治疗效果是否更好的问题,并开展了生物制剂联合治疗Netherton综合征患者开放标签研究,结果显示出联合应用的更好效果。

图片30.png


(五)《皮肤病靶向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定稿会

2022年12月31日,为规范中国皮肤病靶向药物的规范治疗,确定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新型靶向药物研究进展,值此博鳌创新医学论坛召开之际,《皮肤病靶向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定稿会在海南海口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编委和秘书参加了本次定稿会,会议由刘军麟教授主持。

主编张学军教授致辞,介绍了《皮肤病靶向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的背景、编写历程和重要价值,指出本专家共识基于近年来的靶向药物临床科研飞速进展和新型药物不断涌现,汇集了国内在皮肤病临床诊疗中具有权威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编写,经过多次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目前基本完成,并对每位编委辛苦付出、高质量完成共识表示肯定和感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盛宇俊教授汇报了专家共识的总体编写情况,展示目前共识的组成部分和编写内容。张学军教授做出总结,建议编委以文字形式提出建议,在春节前将内容完善,同时进一步加强编写内容把关。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图片33.png


图片34.png

在历时2天半,完成了既定日程后,大会闭幕式由张学军教授主持,感谢了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辛苦付出,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主持和无私分享,也感谢礼来(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辉瑞投资有限公司、百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广东中昊药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线上参会听众42000余人次,聚集了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常见疾病与罕见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等各类临床问题,每一位讲者从不同角度着手,全面剖析了疾病创新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覆盖广泛,紧贴基础与临床应用,深入推动了我国疾病创新医学的发展,从而更快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


图片35.png